香港有著西方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活,同時也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特色。他的生活習慣和廣東極為相似下面讓北京港駿來為您介紹下香港風土人情。
民間流行一種扣指致謝的禮節。早餐有到茶樓飲早茶的習俗,喜歡各種滋補潤燥的湯水。宴請時,客人要待主人說“起筷”才開始進食。用餐時,不能手不離筷;手不能橫抬,不能枕桌;不從碟子的遠處夾菜(“飛象過河”);不能端起菜碟取菜(“美人照鏡”);不要翻轉魚身(寓“翻船”之意);喝湯不能發出聲。餐畢碗中不能留有殘余食物。
斬雞頭習俗
又叫“燒黃紙”,這是曾一度在香港流行的一種民間發毒誓的形式。儀式開始,訴訟雙方跪在神案前,面對神像,點燃香燭,頂禮膜拜。然后,雙方手執一張黃紙,上面寫著賭咒誓言,他們高聲吟誦誓言,“清心直說,并無虛言”、“若有戲言,不得好死,斷子絕孫”之類。接著,廟內執事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菜刀、砧板和雄雞一只,一刀斬下雞頭,讓雞血灑在寫有毒誓的黃紙上,再將黃紙焚燒,方為了結。
這個習俗起源于民間,后來法庭處理一些無頭案時,利用民眾愚昧的民俗心理,也采取這種形式,土洋結合,“斬雞頭,斷疑案”。而且也偶有成功。1918年曾有兩個大商人打錢債官司,雙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法庭調解多次不能化解,于是只好讓他們到文武廟去“斬雞頭”。師爺、律師同時前去“監斬”。到了廟中,原告不肯先跪下發誓,被告也不肯跪下發誓,于是斬雞頭沒斬成,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發誓,說明他心虛、理虧,反判原告有罪,被告無罪。此案當時轟動了整個香港。不過此種裁決形式雖然已成為了歷史,但將賭咒習俗搬上法庭也實為罕見。
舞火龍
是香港不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緊張工作之后需要一個放松發泄的環境,這也造就了香港的娛樂業的發達。香港人對賽馬的狂熱舉世無雙,賽馬活動的個人平均投注額是全球之冠。由于香港賽馬會乃非牟利機構,所有收益均捐贈慈善機關、教育及環保團體,所以投注者對博彩失利往往毫不介意,香港熱衷的娛樂有打麻將、賭馬和六合彩等博彩活動。打麻將是日常家居和社交場合最普遍的娛樂方式。
香港這個不夜城似乎沒有一刻靜下來,他的夜生活之繁華璀璨,可與其他著名國際大都會媲美。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設有2085個座位,裝置了全東南亞最大的機動管風琴;“百寶迷宮”是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迷宮;位于尖沙咀東部的富豪夜總會是全球最大的日式夜總會;結伴往卡拉OK(KTV)酒廊高歌一曲,也是夜間消閑的好主意,在香港此類酒廊有數百家;香港的迪斯科舞廳設備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毫不遜色,旅館內多設有迪斯科舞廳,播放最流行迪斯科音樂及MTV錄影帶,采用最先進的音響及燈光效果,營業時間多于晚上10時后至凌晨。
下面為您介紹香港人的一些禁忌,是您在香港更好的旅游:送禮時忌諱送時鐘(“送終”)、書籍(“輸”)、毯子(“壓財”)。逢年過節忌諱說“新年快樂”和“節而快樂”,因為“快樂”與“快落”諧音,不吉利;習慣講“恭喜發財”。喜歡數字“3”和“8”,因為廣東話“3”的諧音是“生”,代表生財、生龍活虎;“8”的諧音是“發”代表發財、發達。忌諱數字“4”,因為廣東話中“4”與“死”同音,不吉利,在遇到非說“4”不可時,就用“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
文章標題:香港風土人情
關鍵詞閱讀:香港
本文地址:http://www.elianace.com/ym/hkyimin/3005.html
北京港駿版權所有 © 轉載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